-

未来两年哪些行业将会成为税务检查稽查的重点方向?

粒雪咨询
2025-03-25

       本文依据DEEPSEEK的观点整理而成,对2025-2026年税务检查、稽查重点行业的分析,仅作参考。

一、重点行业分析及依据

1. 电商、直播与网络经济行业

依据:①2023年税务总局已公布多起直播行业虚开发票、隐匿收入的典型案例(如某头部主播偷税案);

②行业存在私户收款、刷单虚构交易、分拆收入等高风险行为;

③金税四期对资金流的穿透式监管能力提升,可追溯平台数据与申报差异;

④《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12月20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规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在季度终了的次月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上季度汇总的相关收入信息。

      目前已有电商经营者发现互联网平台主动将在平台产生的各类佣金、技术服务费、广告发布费等类目费用开具给商家。因此电商经营者要尽早规范财务核算,加强合规意识。

2. 建筑与房地产行业

依据:①2022年税务稽查公告显示建筑业虚开发票案件占比达21%(总局数据);

②行业特性导致挂靠经营、材料采购虚增成本、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等问题突出;

③土地增值税清算、项目公司注销清算将成为重点环节。

      由于建筑和房地产行业项目复杂,成本核算容易出问题,因此建筑行业要管理好发票和成本。可以考虑推行供应商准入白名单,防范虚开发票的情况发生。

3. 医药医疗与大健康产业

依据:①带金销售模式下咨询费、推广费、虚开发票问题持续暴露(参考2023年某上市药企被罚2.4亿案例);

②两票制改革后流通环节税务合规压力向上下游传导;

③财政部2024年工作重点明确加强医疗领域税收专项检查。

      医药医疗行业,要避免虚构交易,尤其是带金销售和虚开咨询费发票的问题,这两年持续在整治,预计会继续。

4. 跨境电商与进出口企业

依据:①海关总署与税务总局2023年已建立“出口退税联合研判机制“

②买单配票、虚假报关、转移定价等跨境避税行为高发;

③RCEP实施后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效率提升(CRS数据匹配)。

      跨境电商涉及进出口税收、转移定价和骗取出口退税的风险较高,因此要规范财务核算,流程规范保证单证合规及完整,同时可以考虑申请预约定价安排(APA),留存境外完税证明等。

5. 高净值人群关联行业(私募/影视/投资)

依据:①2023年个税汇算申报异常数据同比增长37%(总局披露);

②股权转让阴阳合同、税收洼地滥用、合伙企业利润分配避税成重点;

③对资本性收入的税收监管持续强化。

      高净值人群的个税比如股权转让,也是近年的热点,可能涉及股权代持问题,需要完善持股架构的合规安排(如QFLP/QDLP通道)。

6. 享受税收优惠、财政奖励政策的行业

依据: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提到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或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

①如新能源行业享受的补贴政策及环保、科技、物流等行业可能因为享受税收优惠而面临更严格的审查,确保优惠不被滥用。

②海南自贸港、横琴粤澳合作区等特殊区域将面临更严格的反避税审查。

③2024年及以前年度期间享受税收返还政策的企业可能需要复核地方承诺的合法性。

7. 涉税中介服务行业

依据: 2025年3月19日总局发布的《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对行业从业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唯有合规执业才能行稳致远。

8. 其他行业存在的潜在风险点可能成为检查的重点方向

①高新技术企业可能存在资质认定造假、研发费用归集不合规、骗取补贴等;

②生产制造型企业可能存在人均产值异常如某工厂员工几十人,年产值高达亿元;也可能存在申报数据与第三方数据(水电能耗/社保人数等)的合理性匹配问题。

二、为此DEEPSEEK给出了企业通用性应对措施

  1. 建立税务健康检查机制:①   每季度开展“四流合一“(合同/发票/资金/物流)自查;

②使用税务风险扫描工具(如电子底账系统数据匹配)。

  1. 优化合规管理体系①设立专职税务岗位(参考OECD《税收治理框架》);

②对销售返利、股东借款等高风险事项制定操作手册。

  1. 善用政策工具:   申请税务事先裁定(如海南自贸港试点);

       参与“税务自查主动补缴“程序降低处罚风险。


阅读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