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内账”你需要吗
今天有个朋友问我,你家产品为什么会有“内账外包”呢,做内账不是违规的吗?如下,
即此“内账”非彼“内账”,我司所述内账外包服务,指的是经营账、管理账,是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记录、归集和分析经济活动的财务数据体系,核心目标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而非单纯满足外部合规要求(如税务申报或审计)。其本质是“业财融合”的产物,将业务活动转化为可量化、可分析的财务信息,帮助管理者实时掌握经营动态、优化资源配置、控制风险并提升盈利能力。正如下图中跟客户沟通的一样:
所以有人会问,那为什么不直接把产品名称改为“经营账外包”或者“管理账外包”呢?我们服务的主要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首要目标是什么?是生存与发展,是效率与效果。因此最直接的,就是最有效的。“内账”一词能让人一目了然,当然中大型、上市公司等一般就叫财务经营分析或财务经营管理等,逼格一下子就上来了。
我国《会计准则》等已较完备,按照《会计准则》《税法》等相关规定形成的报表,难道还不能满足于公司管理需要吗?为什么还需要内账管理服务?试问一家上市公司会天天拿着三大财务报表来指导他的下一步规划吗,三大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是给外部使用者使用,而公司管理层不需要通过三大财报来了解公司账上到底有多少资金、能不能还的起债务等等,否则财务数据信息就太滞后了,一切都会变得太晚。因此财务经营管理账能够助力企业老板及时了解公司经营状况。
那企业管理层主要通过哪些核心内容来及时了解企业经营动态呢?
内部经营管理账的核心内容需围绕业务价值链展开,大致可以按照下列逻辑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一、日常业务活动的数据记录
1、收入方面:按产品、渠道、客户、订单、店铺等维度细分收入来源,追踪销售合同、回款周期、客户账期等;
2、成本费用方面:按每个业务环节产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记录,形成成本费用明细台账,区分固定成本(如租金)与变动成本(如原材料),并关联到具体业务环节(生产、销售、研发)。对各支出项目的单位费用、费率等指标进行测算,找出低效的投入或者非价值链环节
3、现金流方面:记录资金收支明细,形成资金台账,并区分经营性现金流(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投资现金流(如设备购置)和融资现金流(如贷款)。
通过上述业务活动数据记录,可以形成多项目的分析报表,以下仅为举例说明几项可能情形如:
①进行盈利分析,计算每个产品、渠道、客户、订单、店铺的毛利或利润情况,并据此与预期的利润水平进行比较,适时对各模块进行监控,及时调整投入、定价等相关策略等;
②进行盈亏平衡分析,计算产品/项目的边际贡献、毛利率,找出当前投入规模及定价策略下的盈亏临界点销量或者根据当前投入规模及销售规模下的盈亏临界点价格方案,如下图:
③进行项目投资回报率测算,如想要投资某项业务,可以计算分析未来3-5年的回报率或者回本周期等;
④进行财务管理分析,识别高价值客户、项目或亏损业务线、产品线或分部,以便能及时做出是否关闭的决策。如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专业财务经营管理分析是如何给企业决策提供帮助的,诸如某集团公司,有几个分部:A分部、B分部、C分部,三家分部的利润贡献如下,现决定是否考虑进行业务收缩,将C分部进行关闭:
A分部 | B分部 | C分部 | 合计 | |
收入 | 500000 | 300000 | 200000 | 1000000 |
销货成本 | 375000 | 234000 | 150000 | 759000 |
毛利 | 125000 | 66000 | 50000 | 241000 |
经营费用 | ||||
订单处理成本 | 16000 | 12000 | 11500 | 39500 |
运费 | 40000 | 24000 | 17500 | 81500 |
管理费用 | 35000 | 14000 | 21000 | 70000 |
市场支持费用 | 22000 | 15000 | 14000 | 51000 |
经营收益 | 12000 | 1000 | -14000 | -1000 |
简单来看,由于C分部的存在导致集团整体利润由正变负,用脚投票都应该将其关闭,但是专业财务管理会进一步分析,能否关闭C分部取决于成本节约的金额是否大于收入减少的金额,否则将使得集团利润进一步下降。如关闭C分部无法降低管理成本,那关闭C分部将导致整体利润由-1000下降为-8000,此时关闭C分部是不明智的。
⑤进行资金使用及回款预算与预测,滚动更新现金流预测,对比实际与预算差异,动态调整策略。如通过建立一定的模型按周、按月等测算资金回款情况,结合一段时间内资金需求计划,既能较好的预测未来某一段时期内资金情况,便于公司灵活制定资金使用策略等。
⑥此外,通过关注现金周转天数、速动比率等指标预警短期偿债能力,监控客户应收账款账龄,评估坏账风险等。
二、如何做好企业财务经营管理报表?
要做好企业财务经营管理报表,关键原则是要做到业财一体,数据驱动,即建立业财协同机制,让业务部门参与数据验证,切忌财务部门闭门造车。经营账管理的价值不在于数据的堆砌,而是要明确报表使用场景,聚焦管理层所要达到的目标即聚焦“关键少数”指标。同时要定期(周/月)召开经营分析会,将数据结论转化为行动计划(如砍掉低毛利产品线)。因此企业经营账的本质是用财务语言翻译业务逻辑,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业财融合揭示商业本质。